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

醫美市場

醫學美容中心─美麗,是一門最好的生意
從前美容整形的醫師,被認為是「不務正業」。曾幾何時,隨著「人工美女」蔚為流行,醫學美容中心成了最熱門的搖錢樹,吸引醫師與護士爭相投入。
撰文 / 曾茹萍

       韓國熱持續發燒,清新可人的韓國明星帶動「人工美女」的風潮,愛美不再是一種罪惡,反而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。
  
  為了讓自己更美,許多人不惜花費大把銀子,進行整型、換膚、身材雕塑,以達到變身和變臉的效果。看好此商機,訴求專業、結合「美容」和「醫療」的醫學美容中心,也如雨後春筍般誕生。
  
  目前國內設有皮膚專科的醫院診所約400多家,其中就有300多家設有醫學美容中心,每家醫學美容中心每月的營業額,從數十萬到上千萬元不等,市場規模高達數十億元。
  
  雖然餅看起來很大,但專業門檻的限制,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得到。
皮膚科與整形外科醫師擔綱
  
  「(醫學美容)不治病,但還是屬於醫療行為,」從事整型美容20年經驗的藝術家整型美容診所醫生張炯銘表示,不同於過去的整型診所,醫學美容中心由於使用具備醫療效果的藥品、儀器進行美容,因此必須由具有醫學基礎知識、接受過醫學美容專業訓練的醫師來進行。
  
  由於健保制度變革,為了生存,正規醫學中心的皮膚科醫生、整型外科醫生,紛紛投入醫學美容市場。「商機大,每個醫生都要搶食,」張炯銘分析,由於市場剛形成,很多人都抱著「先搶先贏」的心態。
  
  原本在台大醫院擔任皮膚部總醫師、主治醫師的「美麗境界醫學美容中心」醫師曾忠仁,也是離開台大醫院開設皮膚科診所,後來轉型成立醫學美容中心的例子。
  
  「離開,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並不重視醫學美容,」曾忠仁感嘆說,過去醫療體系以治病為主,如果專研醫學美容這一塊,常常被其他科別的醫師看不起,甚至認為不務正業。
  
  然而,也不過幾年的光景,情勢整個逆轉。醫學美容不但成為當前醫療服務的新顯學,近兩、三年來更成為一些醫學中心為了增加營收,開發自費市場的「金雞母」。
  
  目前醫學美容中心的開業醫師,以皮膚科和整型外科醫生為主,前者以不開刀的治療為主,如:果酸換膚、紅寶石雷射等;後者則利用外科手術塑造容貌美和形體美,如:抽脂、隆鼻、隆乳、拉皮、割雙眼皮、臉型雕塑等。
  
  曾忠仁表示,醫學美容是以醫療行為或外科手術達到美容目的,主要包括雷射美容、整形手術、肉毒桿菌注射、施打脈衝光、果酸護膚等。此外,醫學美容也提供類似「美容中心」的服務,如護膚做臉、美髮、化妝、造型等。
  
  一般而言,除皺、美白、瘦身向來是醫學美容中心最熱門的服務,不過,曾忠仁觀察,未來抗衰老及針對身體的醫療SPA(medical SPA),將是醫學美容中心的新興服務項目......全文詳見344期就業情報雜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